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外国语言文学系。2002年8月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求改为学院建制。建院十余年来,伴随延安大学前进的步伐,经过全体师生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如今,学院已发展成为一个以英语教育为中心,英语、日语、汉语3个语种并存,各专业均衡发展、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学院。
十多年来,学院学科的建设厚积薄发,经历了从无到有,实现了追赶超越。2005年学院领导审时度势,着手学科建设的启动工作,确定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学院重点建设学科。2006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2007年开始招生。经过几年的发展,本学科逐步形成了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理论与应用、翻译理论与实践和英语文学四个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并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研究团队,取得了喜人的研究成果。2009年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开始招生。2011年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招生。同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顺利通过评审,成为校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各级各类在校研究生达130余人,办学规模和层次走在省内同类高校外语学院的前列。
十多年来,学院充分发挥优势,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布局科学、适应发展需求的专业框架,形成教学条件优良、可持续发展能力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建设体系。2006年,学院突破单一英语专业的局面,日语专业首届本科生招生。2010年英语专业列入一本招生行列。同年,该专业入选陕西省特色专业。经过前期准备,2011年学院启动了新增本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2012年获批,并于同年九月迎来了首批学生。2015年,学院又启动了翻译专业的申报,2016年获批并开始招生。同年,学院为了配合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联合经济管理学院开设金融俄语专业试点班,2017年3月正式开班。
十多年来,学院锐意改革,积极进取,注重内涵建设,培育特色。学院始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教师以科研支撑教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近三年学院获批各类项目73项,其中教育部社科专项项目1项,省社科联项目3项,省教育规划项目5项,省教育厅项目22项,延安市社科联项目10项,延安市科技局项目1项,延安大学社科基金项目20项,教改项目12项等,项目经费总额为94.3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67篇,其中C刊4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文章2篇,国际会议检索论文3篇,核心期刊文章50篇。出版教材、专著和译著共32部。同时,全校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基于信息化技术下的教学改革,大幅削减课时,合理设置课程,创建新型外语学习平台,革新考试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做大的同时,学院一直致力于内涵建设,注重培育自己的特色。十余年来,学院各专业教学始终坚持“重基础”的原则,充分保障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选派精兵强将承担基础课程的教学。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基础扎实,不但在工作岗位上业务过硬,而且在继续深造中可塑性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从1984年到2002年,从2002年到2007年,从2007年再到2017年,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一路奋进,追赶超越。随着延安大学的发展,学院也必将立足陕北、面向陕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