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延安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认证网!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五自”质量文化的内涵
2024-11-20 09:58  

“五自”质量文化的内涵

       从育人的特殊性来看,人的培养不同于工业产品的生产,其过程难以精准控制,其结果难以统一评判。人才培养的质量从来都没有一个上限标准,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既是多元的,也是不断发展的,唯有主动回应、不断改进,才有可能保证质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准。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曾基于文化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提出打造“质量中国”必须建立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11] ,随后逐渐发展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五自”质量文化并被广泛认同。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中首次将“五自”质量文化的建设情况作为评价指标单列,将其作为第一类和第二类评估的二级指标。“五自”是质量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价值体系。[12] 厘清“五自”质量文化的具体内涵,对做好新一轮审核评估尤为重要。

      自觉是指人在有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能预见后果的行动,与其相对的是一种自发的状态。自发意识是对事物的一种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和表现的初步认识,未能深入到事物本质,因而受到自发意识支配的自发活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质量自觉主要包括自觉意识与自觉追求,包括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保障、提升的内在规律的认识上。质量自觉需要一种排除外在干扰和自身功利,使行为主体不再只是被动地适应外部环境,而是通过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改进,最终实现质量价值。质量文化自觉是高校质量文化建设、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先决条件。新一轮审核评估中的质量文化自觉,就是要求高校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在质量建设中的主体责任、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具有质量危机意识、质量战略意识。教师的质量自觉就是对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质量保障工作的理解,意识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用心培育人才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

      自省是基于自觉意识的自我剖析与检查,通过调动自身的理性意识,对主体已做出或即将做出之行为的动机、过程、结果等进行道德与价值层面上的自我审视,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改正、规制、修正、弥补等自律行为。高校质量文化中的自省是指高校对照质量标准对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服务工作进行常态化的理性反思,反省当下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局限,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从而实现自我提升。自省深入或内化到了大学师生以及管理工作者的内在需要、内在心理意识结构和内在道德自律阶段。

      自律是指主体自觉认知并遵循一定规范要求而形成的内在约束。质量自律是主体基于自身自觉程度进行的有意识约束自我的意识和行为,它表达的是行为主体的某种内在精神品质,能成为人内心的一把量尺和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指导和规定了个人的质量行为,自愿地认同人才培养质量规范, 从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质量行为只有从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真正起作用。一般而言,起初主体主要是根据外在的规范约束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外在制约性,进而由他律转化为自律。高校的自律就是即使没有外部的评估与监督也能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严格教育教学管理,维持良好的办学秩序,主动满足利益主体对人才培养的质量需求,不断追求卓越质量。教师的自律就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定职业信仰和道德准则,教师对待自己的职业,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尽心尽责地对待学生,形成自觉且深入研究教学、与时俱进的职业习惯。

      自查是指高校和教师自觉对照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对育人目标和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自我评价,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质量状况和目标达成情况,发扬优势,发现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及时纠正,也是对外问责重要的自我证明。美国的认证制度即是建立在传统学术价值和观念基础上,激励院校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提高,体现高校自我管理、自我审查和同行审议。 自查制度是高校自主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维护这种自主性、避免外界干预高校教育事务的机制。新一轮审核评估强调积极构建多元主体评价,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评估机制和学生参与评估机制,倡导高校建立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及年度质量报告,以加强与外部机构的联系。

       自纠体现了持续自我改进的信念,自我纠正与形成性评价的核心理念一致,不以评价本身为目的,而是以目标的达成和不断改进为目标。持续地自我改进是自我约束的最高境界,它体现出高校质量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即不安于现状,不自我满足,勇于改革创新,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勇敢自纠,永远葆有追求更高品质的主观意愿和信念。新一轮审核评估尤其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闭环管理和持续改进情况。在教学层面,自纠是指师生应根据评价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陕西.延安市圣地路580号 邮编:716000   E-Mail:yadxjxpg@yau.edu.cn 【网站管理】
电话:86-911-2650086  传真:86-911-2650086  陕ICP备05011013号 Copyright